本报讯 (记者 潘文 通讯员 汪运达) “如何申请工伤认定”“工伤预防措施有哪些”……近日,区人社局发布“工伤小余”AI智能助手,提供工伤隐患扫描、业务咨询和知识普及等服务,使预防工伤从“治未患”便开始。
进入“余杭人社发布”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特色服务中找到“工伤小余”。记者在对话框中提问:“下班途中被车撞伤能否认定工伤”。“工伤小余”思考3秒钟后给出答复:“下班途中被车子撞伤不一定能认定工伤,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工伤小余’依托AI大模型,凭借强大的语义理解能力和海量参考案例支撑,能快速提供清晰解答,并推荐工伤业务办理相关材料模板及示例文件,也可以随时咨询常见工伤风险类型、预防技巧及安全规范等。”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答疑解惑,“工伤小余”还能识别隐患。只需拍摄并上传现场照片,“工伤小余”便能自动识别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如防护栏缺失、违规用电等,进一步提升安全巡检效率。
此外,“工伤小余”会依据专业算法自动评估风险等级,预警高风险项,生成整改优先级建议,并提供跟踪提醒功能,确保整改形成闭环,一键导出标准化隐患排查Excel表,自动整合所有隐患信息等。
据了解,“工伤小余”自动匹配风险对应的国家与地方法律法规标准,并智能推荐合规整改方案,法规库实时更新。同时,深度融合了余杭区工伤认定工作的实际情况与需求,提供更精准、更便利的工伤信息服务与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