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朱云岚 景宇) 临近七夕,“鲜花经济”持续火热。昨日,记者走进位于仓前街道仓兴街的“有家花店”,只见老板姚海燕正举着手机录制视频,向花友们推介今年七夕流行的花礼款式。

“今年流行抱抱桶花束,玫瑰塞得满满的,拍照也非常出片。还有藤编花篮款,适合放在办公桌或床头,花篮内置保水花泥,能比普通花束多保鲜3到5天。”姚海燕向记者介绍道。

眼下,七夕“花市大战”已悄然拉开帷幕。提前半个月,姚海燕便开始在网上预订装饰辅料,对包装纸、丝带、珍珠、卡通玩偶等分类整理;提前三五天,鲜花分批到店,保鲜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中。

“今年的鲜花价格较平稳,临近七夕,订单量会爆发式增长。通常节日前三天,我们要从早上6点忙到深夜12点。”姚海燕透露,包装复杂的花束需要一个小时,每位花艺师一天大约能完成20束。为应对高峰,店里通常需提前预约七八名兼职花艺师来帮忙。去年七夕,她们一共包了300多束花。

为迎合年轻人“线上下单、即时收货”的消费习惯,余杭越来越多的花店开通外送服务,平台上花材种类、价格、库存等信息一目了然。

“年轻人喜欢鲜艳的混搭花束,不少顾客通过小程序、外卖平台或者线上客服下单,预订量正在明显攀升。”太阳鸟花艺生活馆(杭师大店)员工许永霞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