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赣鹰) 昨日,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良渚文化大走廊“十大工程”推进情况专项视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朱红丹,副主任沈洪相、楼建平、朱幼群,区人大办及各工委负责人,部分区人大代表等参加。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王姝、叶维军,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等陪同视察。

视察组先后实地察看了大运河(余杭段)沿线综合保护工程(二期)、良渚客厅建设工程(毛家漾地块)、良渚文化大走廊“文化+”产业带培育工程项目现场。大运河(余杭段)沿线综合保护工程(二期)项目沿大运河岸线全长13.5公里,总投资4.17亿元,目前绿化工程完成90%,景观工程完成90%,市政工程完成75%。良渚客厅建设工程(毛家漾地块)工程2号地块功能定位为国际会议会展中心,本月初已完成土地挂牌;3号地块功能定位为高端酒店及相应配套功能空间,目前处于前期考古勘探阶段。良渚文化大走廊“文化+”产业带培育工程以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产业圈、玉湖公园板块、梦栖小镇2.0板块和良渚老集镇板块四大板块为先行区块,其中良渚生长力聚落项目聚焦打造具有良渚特色的自然聚落式复合型文旅片区,该项目内的良渚暖村一区已入驻机构40余家,招商率达100%。

视察组指出,要持续以高质量项目牵引高质量发展,细化项目目标和完成期限,倒排时间节点制订实施计划,确保大走廊建设早出形象、早出成果,加快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探索良渚后申遗时代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在核心区能级提升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周边镇街和乡村联动,推动实现遗址保护与民生共富共赢,持续擦亮“五千年中国看良渚”金名片,进一步赓续历史文脉、唱响大区强音,加快建设一流历史文化名城新中心。


分享: